落实十八大精神 努力开创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新局面——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
来源: 发文时间:2013-06-06浏览次数:
在2013年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推进工作交流研讨会的讲话
2013年5月12日•南昌
尊敬的各位领导、高校后勤战线的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召开的这次会议表示热烈地祝贺!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分析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国家和高等教育事业总体改革发展形势,深入探讨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思路和举措。目的是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更加积极自觉地推动高校后勤的改革与发展,使后勤工作对高等教育事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借这个机会,我谈三点意见,与大家交流。
一、充分认识高校后勤改革的成就和行业组织的作用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十余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校办学模式相适应的、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开放度已达较高程度,高校后勤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总体水平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中已处于领先水平。
二是为突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瓶颈,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较大程度上分离了高校办社会职能,同时更好地保证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需求和广大师生日益变化、增长的生活服务需求,从而实现了当年高校领导的一个共同梦想,那就是,摆脱沉重的后勤服务负担,集中主要精力办学。
三是高校后勤保障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探索与实践,对解决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推动高等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有效地促进了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的总体转变,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正确处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等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四是高校后勤改革坚持积极稳步推进、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开放市场与强化管理相结合等原则,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为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态势良好,成就有目共睹,广大师生满意度大大提高,社会普遍给予较高评价。
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后勤管理分会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积极扎实的工作。1999年至2002年,国务院连续四年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从政府层面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2003年之后,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凸显出来。为了确保在积极稳定的前提下,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改革由轰轰烈烈的动员阶段转入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的阶段。后勤管理分会召开的改革工作推进会已经连续召开了10年,成为这个阶段传播政府声音、介绍改革进展、推广改革经验、推动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会议。
从2003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密切配合教育部工作,组织开展了大量政策宣传、理论研究,经验推广、行业规范、业务培训等工作。特别是最近几年,后勤管理分会配合教育部和其他有关部门开展了更多、更重要的工作,譬如起草关于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管理的文件,承担“高校后勤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课题,承办“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和教育部高校后勤工作座谈会,协办教育部高校后勤领导干部培训班和国管局节能培训班等。目前,后勤管理分会已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得力助手和重要决策咨询机构,成为引领高校后勤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更加可喜的是,各地学校后勤行业组织也在当地学校后勤的改革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与地方学校后勤行业组织正在共同构成越来越紧密的学校后勤行业组织体系,成为各级政府依靠的重要力量。
后勤管理分会的工作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的申请已经得到了民政部的批准,拟于6月底召开成立大会。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是以推进中国教育后勤改革发展,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全国教育后勤服务行业规范自律与健康发展为宗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教育后勤管理者和劳动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市场经济体系和现代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教育管理与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充分认识高校后勤行业组织在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促进后勤行业组织的健康发展。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实践证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和目前的推进思路是正确的,要始终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不动摇。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任何犹豫彷徨、走回头路的做法都是没有出路的,也不会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具体实施,不可能脱离现有宏观体制的制约而单兵突进走得太远,需要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综合配套。所以,我们要把高校后勤改革放在国家宏观改革发展大局和高等教育整体改革发展全局中去思考、去谋划,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使改革思路和工作规划具有时代感和前瞻性,增强实施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改革的目标要明确、推进思路、路径要清晰,突破口要找准,不同时期要有不同的着力点。
近年来,在高校后勤同仁共同实践探索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建设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思路,即“政府履行职责,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行业规范管理,部门依法监管”。这个思路的核心是“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这个思路得到了部党组的肯定和支持。这个思路和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以及我司转发的后勤管理分会“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课题研究报告”,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积极稳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认为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宏观思路是清晰的,关键是如何落实好。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党的十八大之后,深化和扩大改革开放再次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和各领域工作的主线。我们要深刻认识宏观改革发展形势对高校后勤工作的影响和要求。
一是国家全面推进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四项改革的系统配套,成为解决我国深层次社会矛盾的战略选择,改革的推进将加速社会转型,也为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激发新的动力。十八大确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推进大学的节约、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通过深化后勤改革和创新管理模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后勤生产服务方式、校园生活方式,对高等教育乃至全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新时期以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对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将“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放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里面,并纳入体制改革部分中,这体现了国家对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态度,也体现出教育改革发展对后勤保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也将呈现多样化趋势。因此我们要着眼未来,围绕建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工作。
三是改革的攻坚克难对校园的和谐稳定提出更高要求。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转型同时也需要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然而,近些年,我国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大学校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高校后勤肩负的安全稳定任务责任重大。
因此,我们既要坚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不断深化和扩大高校后勤的改革开放,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深化改革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把科学发展作为推进改革的根本目标,把维护稳定作为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有关各方承受程度进行统筹思考和谋划。
党的十八大对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在中国教育的发展道路、总体要求、根本任务、根本方式、发展动力和工作重点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面对教育的新使命和新任务,高校后勤系统要深入思考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如何推进后勤事业的科学发展,如何提高后勤服务管理水平、研究能力和咨询、咨政的能力,更富有创造性地去思考和探索进一步挖掘后勤行业潜力,实现后勤服务从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实现这一转变根本靠科技、关键在人才。要重视将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融入生产、服务和管理,把后勤服务的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做为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把加强队伍建设、利用市场机制、引进社会资源作为推进后勤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
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和科学发展,必须以充分的条件保障为基础。国家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已经实现,这对于解决教育长期以来积累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整体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增强后勤运行保障能力,提高后勤现代化水平。
三、2013年高校后勤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高校后勤系统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高校办学模式的变化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努力做好高校后勤改革和管理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继续深化高校后勤改革。要把解决高校后勤系统广泛关心的焦点问题和对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影响最大的突出矛盾作为推进高校后勤改革的重点。要组织力量,搜集信息,梳理问题,研究对策,出台政策。要按照《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提出的“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配套措施”的部署,着力研究解决国家支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宏观政策与微观管理制度不配套的问题;研究落实政府对高校后勤的公益性投入政策和建立后勤公益性服务成本补偿机制;积极协调财政部等相关部门。
二是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实现后勤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化改革需要扩大开放形成外部压力和倒逼机制,推动改革不断深化。要消除行政壁垒,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积极开放校内经营性市场,稳步扩大校内服务性市场。鼓励有实力的高校后勤实体转制为企业,为更多学校提供后勤服务;支持学校自主选择社会优质企业进校服务,促进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公平、有序竞争,为高校自主选择服务,满足高校师生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提供切实保证。学校要加强监管,完善校内后勤服务市场秩序,建全校园后勤服务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全面实施后勤服务项目的招投标制度。
三是转换职能,发挥教育后勤行业组织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要求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减少微观事务管理,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我们要适应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转换的要求,抓住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成立的契机,大力推进全国和地方教育后勤行业组织建设,支持行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履行社会责任,使教育后勤系统由政府直接管理向行业组织规范自律管理过渡。后勤行业组织要不辱使命,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切实履行“提供服务、规范自律、反映诉求”的职能,发挥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咨政的作用。要加快研究制定和完善高校后勤行业各类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大力推进服务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四是落实“规定”,着力做好“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和十八大精神,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和《关于在高等学校开展反对餐桌浪费专项行动的通知》等文件,对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做出了一系列部署。习总书记多次做出专门指示,教育部领导多次批示,针对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形成节约意识,明确要求全面开展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教育和国情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同时要求教育部门要在制度、机制建设上深入探索,积极开展工作。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把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扎实开展,积极落实。要尽快启动节约型校园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加强示范引领,总结经验,推广先进,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五是贯彻五部门《意见》,切实加强学生食堂工作。要继续以贯彻落实五部门《意见》为核心,深入推进学生食堂工作的改善和加强。要组织专项督查,重点督促学生食堂各项优惠政策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贴落实到位、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平抑基金和价格联动机制切实建立。同时要重视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引导正确理解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要注重学生参与食堂管理,增强学生对食堂工作的理解。要加强制度建设,避免食堂管理和操作环节的浪费,同时要与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做好学生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彻底解决餐桌浪费问题。
六是出台文件,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工作。学生公寓工作涉及到学生的人身安全、思想教育、行为养成和学校的稳定,是后勤改革的两大重点之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工作的文件起草、修改、完善工作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年,受我司委托,后勤管理分会组织力量进行了前期调研和草案起草。文件草案分别在首都师范大学和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召开意见征询会,还通过发放问卷、召开座谈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几易其稿,目前已形成征求意见稿。文件在充分总结吸收近年来学生公寓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加强和改善高校学生公寓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落实政策、保证投入、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明确责任、抓好落实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下一步要加快学生公寓文件的修改完善工作,努力争取年内出台这一文件。
七是多管齐下,加强高校后勤安全管理。要加强与公安、消防、食品安全监督等部门协同联动,实施专项检查、督促和宣传教育,推动高校后勤系统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服务和安全管理。引导高校后勤系统完善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重点加强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特别是高层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管理,研究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和逃生办法;抓好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校区交通安全和水电暖设施设备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达标工作;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后勤系统特殊时期、紧急情况下应对突发事件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健全制度和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有效防范和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八是加强指导,促进“农校对接”扎实有效、健康开展。教育部高度重视“农校对接”工作,这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是从根本上改革食堂伙食采购方式的大胆探索,有助于学生食堂降低采购成本,有利于高校后勤信息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推进。“农校对接”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和运用,对国家建立可追溯源头的食品安全体系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等一系列工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项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教育部为推动此项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8月还将继续举办第四届,目前文件已经印发各地。在此,希望各地后勤行业组织充分认识“农校对接”的重要意义,积极行动起来,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共同推动“农校对接”工作。
九是积极支持,推进高校后勤“六项工程”建设。去年,后勤管理分会接受我司委托编制完成了“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节约后勤”工程、“主体培育”工程、“质量后勤”工程、“平安后勤”工程、“科技后勤”工程、“文化后勤”工程等六项工程建设的规划,高度概况了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高校后勤工作的重点。这“六项工程”即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题中之义,又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相切合;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要把这“六项工程”建设作为抓手,有的放矢地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工作。我司将为“六项工程”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服务和指导,研究相关扶持政策、协调政府相关部门,争取多方支持,力争使此项工作持续健康开展,不断取得良好成效。
同志们,后勤的改革发展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教育部党组部署,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高度出发,积极进取,不断开创高校后勤工作新局面,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3年5月12日•南昌
尊敬的各位领导、高校后勤战线的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召开的这次会议表示热烈地祝贺!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分析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国家和高等教育事业总体改革发展形势,深入探讨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思路和举措。目的是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更加积极自觉地推动高校后勤的改革与发展,使后勤工作对高等教育事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借这个机会,我谈三点意见,与大家交流。
一、充分认识高校后勤改革的成就和行业组织的作用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十余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校办学模式相适应的、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开放度已达较高程度,高校后勤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总体水平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中已处于领先水平。
二是为突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瓶颈,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较大程度上分离了高校办社会职能,同时更好地保证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需求和广大师生日益变化、增长的生活服务需求,从而实现了当年高校领导的一个共同梦想,那就是,摆脱沉重的后勤服务负担,集中主要精力办学。
三是高校后勤保障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探索与实践,对解决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推动高等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有效地促进了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的总体转变,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正确处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等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四是高校后勤改革坚持积极稳步推进、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开放市场与强化管理相结合等原则,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为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态势良好,成就有目共睹,广大师生满意度大大提高,社会普遍给予较高评价。
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后勤管理分会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积极扎实的工作。1999年至2002年,国务院连续四年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从政府层面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2003年之后,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凸显出来。为了确保在积极稳定的前提下,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改革由轰轰烈烈的动员阶段转入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的阶段。后勤管理分会召开的改革工作推进会已经连续召开了10年,成为这个阶段传播政府声音、介绍改革进展、推广改革经验、推动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会议。
从2003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密切配合教育部工作,组织开展了大量政策宣传、理论研究,经验推广、行业规范、业务培训等工作。特别是最近几年,后勤管理分会配合教育部和其他有关部门开展了更多、更重要的工作,譬如起草关于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管理的文件,承担“高校后勤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课题,承办“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和教育部高校后勤工作座谈会,协办教育部高校后勤领导干部培训班和国管局节能培训班等。目前,后勤管理分会已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得力助手和重要决策咨询机构,成为引领高校后勤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更加可喜的是,各地学校后勤行业组织也在当地学校后勤的改革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与地方学校后勤行业组织正在共同构成越来越紧密的学校后勤行业组织体系,成为各级政府依靠的重要力量。
后勤管理分会的工作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的申请已经得到了民政部的批准,拟于6月底召开成立大会。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是以推进中国教育后勤改革发展,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全国教育后勤服务行业规范自律与健康发展为宗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教育后勤管理者和劳动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市场经济体系和现代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教育管理与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充分认识高校后勤行业组织在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促进后勤行业组织的健康发展。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实践证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和目前的推进思路是正确的,要始终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不动摇。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任何犹豫彷徨、走回头路的做法都是没有出路的,也不会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具体实施,不可能脱离现有宏观体制的制约而单兵突进走得太远,需要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综合配套。所以,我们要把高校后勤改革放在国家宏观改革发展大局和高等教育整体改革发展全局中去思考、去谋划,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使改革思路和工作规划具有时代感和前瞻性,增强实施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改革的目标要明确、推进思路、路径要清晰,突破口要找准,不同时期要有不同的着力点。
近年来,在高校后勤同仁共同实践探索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建设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思路,即“政府履行职责,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行业规范管理,部门依法监管”。这个思路的核心是“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这个思路得到了部党组的肯定和支持。这个思路和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以及我司转发的后勤管理分会“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课题研究报告”,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积极稳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认为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宏观思路是清晰的,关键是如何落实好。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党的十八大之后,深化和扩大改革开放再次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和各领域工作的主线。我们要深刻认识宏观改革发展形势对高校后勤工作的影响和要求。
一是国家全面推进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四项改革的系统配套,成为解决我国深层次社会矛盾的战略选择,改革的推进将加速社会转型,也为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激发新的动力。十八大确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推进大学的节约、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通过深化后勤改革和创新管理模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后勤生产服务方式、校园生活方式,对高等教育乃至全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新时期以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对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将“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放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里面,并纳入体制改革部分中,这体现了国家对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态度,也体现出教育改革发展对后勤保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也将呈现多样化趋势。因此我们要着眼未来,围绕建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工作。
三是改革的攻坚克难对校园的和谐稳定提出更高要求。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转型同时也需要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然而,近些年,我国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大学校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高校后勤肩负的安全稳定任务责任重大。
因此,我们既要坚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不断深化和扩大高校后勤的改革开放,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深化改革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把科学发展作为推进改革的根本目标,把维护稳定作为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有关各方承受程度进行统筹思考和谋划。
党的十八大对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在中国教育的发展道路、总体要求、根本任务、根本方式、发展动力和工作重点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面对教育的新使命和新任务,高校后勤系统要深入思考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如何推进后勤事业的科学发展,如何提高后勤服务管理水平、研究能力和咨询、咨政的能力,更富有创造性地去思考和探索进一步挖掘后勤行业潜力,实现后勤服务从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实现这一转变根本靠科技、关键在人才。要重视将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融入生产、服务和管理,把后勤服务的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做为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把加强队伍建设、利用市场机制、引进社会资源作为推进后勤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
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和科学发展,必须以充分的条件保障为基础。国家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已经实现,这对于解决教育长期以来积累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整体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增强后勤运行保障能力,提高后勤现代化水平。
三、2013年高校后勤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高校后勤系统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高校办学模式的变化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努力做好高校后勤改革和管理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继续深化高校后勤改革。要把解决高校后勤系统广泛关心的焦点问题和对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影响最大的突出矛盾作为推进高校后勤改革的重点。要组织力量,搜集信息,梳理问题,研究对策,出台政策。要按照《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提出的“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配套措施”的部署,着力研究解决国家支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宏观政策与微观管理制度不配套的问题;研究落实政府对高校后勤的公益性投入政策和建立后勤公益性服务成本补偿机制;积极协调财政部等相关部门。
二是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实现后勤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化改革需要扩大开放形成外部压力和倒逼机制,推动改革不断深化。要消除行政壁垒,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积极开放校内经营性市场,稳步扩大校内服务性市场。鼓励有实力的高校后勤实体转制为企业,为更多学校提供后勤服务;支持学校自主选择社会优质企业进校服务,促进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公平、有序竞争,为高校自主选择服务,满足高校师生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提供切实保证。学校要加强监管,完善校内后勤服务市场秩序,建全校园后勤服务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全面实施后勤服务项目的招投标制度。
三是转换职能,发挥教育后勤行业组织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要求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减少微观事务管理,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我们要适应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转换的要求,抓住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成立的契机,大力推进全国和地方教育后勤行业组织建设,支持行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履行社会责任,使教育后勤系统由政府直接管理向行业组织规范自律管理过渡。后勤行业组织要不辱使命,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切实履行“提供服务、规范自律、反映诉求”的职能,发挥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咨政的作用。要加快研究制定和完善高校后勤行业各类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大力推进服务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四是落实“规定”,着力做好“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和十八大精神,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和《关于在高等学校开展反对餐桌浪费专项行动的通知》等文件,对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做出了一系列部署。习总书记多次做出专门指示,教育部领导多次批示,针对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形成节约意识,明确要求全面开展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教育和国情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同时要求教育部门要在制度、机制建设上深入探索,积极开展工作。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把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扎实开展,积极落实。要尽快启动节约型校园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加强示范引领,总结经验,推广先进,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五是贯彻五部门《意见》,切实加强学生食堂工作。要继续以贯彻落实五部门《意见》为核心,深入推进学生食堂工作的改善和加强。要组织专项督查,重点督促学生食堂各项优惠政策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贴落实到位、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平抑基金和价格联动机制切实建立。同时要重视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引导正确理解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要注重学生参与食堂管理,增强学生对食堂工作的理解。要加强制度建设,避免食堂管理和操作环节的浪费,同时要与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做好学生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彻底解决餐桌浪费问题。
六是出台文件,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工作。学生公寓工作涉及到学生的人身安全、思想教育、行为养成和学校的稳定,是后勤改革的两大重点之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工作的文件起草、修改、完善工作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年,受我司委托,后勤管理分会组织力量进行了前期调研和草案起草。文件草案分别在首都师范大学和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召开意见征询会,还通过发放问卷、召开座谈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几易其稿,目前已形成征求意见稿。文件在充分总结吸收近年来学生公寓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加强和改善高校学生公寓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落实政策、保证投入、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明确责任、抓好落实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下一步要加快学生公寓文件的修改完善工作,努力争取年内出台这一文件。
七是多管齐下,加强高校后勤安全管理。要加强与公安、消防、食品安全监督等部门协同联动,实施专项检查、督促和宣传教育,推动高校后勤系统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服务和安全管理。引导高校后勤系统完善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重点加强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特别是高层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管理,研究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和逃生办法;抓好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校区交通安全和水电暖设施设备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达标工作;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后勤系统特殊时期、紧急情况下应对突发事件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健全制度和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有效防范和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八是加强指导,促进“农校对接”扎实有效、健康开展。教育部高度重视“农校对接”工作,这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是从根本上改革食堂伙食采购方式的大胆探索,有助于学生食堂降低采购成本,有利于高校后勤信息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推进。“农校对接”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和运用,对国家建立可追溯源头的食品安全体系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等一系列工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项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教育部为推动此项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8月还将继续举办第四届,目前文件已经印发各地。在此,希望各地后勤行业组织充分认识“农校对接”的重要意义,积极行动起来,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共同推动“农校对接”工作。
九是积极支持,推进高校后勤“六项工程”建设。去年,后勤管理分会接受我司委托编制完成了“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节约后勤”工程、“主体培育”工程、“质量后勤”工程、“平安后勤”工程、“科技后勤”工程、“文化后勤”工程等六项工程建设的规划,高度概况了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高校后勤工作的重点。这“六项工程”即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题中之义,又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相切合;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要把这“六项工程”建设作为抓手,有的放矢地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工作。我司将为“六项工程”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服务和指导,研究相关扶持政策、协调政府相关部门,争取多方支持,力争使此项工作持续健康开展,不断取得良好成效。
同志们,后勤的改革发展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教育部党组部署,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高度出发,积极进取,不断开创高校后勤工作新局面,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