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园地 > 正文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同志在2011全国高校后勤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 发文时间:2011-06-04浏览次数:

尊敬的各位与会代表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教育部感谢各位光临这次会议,向大会提供优秀改革案例,并和我们共同探讨落
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研究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食堂长效运行机制的有关工作。

  高校后勤工作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高校的稳定
和社会的稳定。近几年来,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学校的后勤管理和学校的食堂运营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中央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做出重要的指示。在最近一次教育部向国务院领导汇报学生食堂工作的报告上,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周永康、刘延东等同志分别对学校食堂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中央领导对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各高校,为办好学生食堂,办好学校的后勤,维护学校的稳定,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建立学生食堂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给予了高度重视。要求教育部在总结这些年实践经验、推广优秀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台有关政策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国家发展的
战略要求,做出了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重大决策,实行了高校的扩招。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截至去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6.2%,这表明我们国家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这一指标上,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先进的国家水平。当然与我们的需求还有相当大的一段差距。去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十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40%,比现在要提高14个百分点。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实现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必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当年要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后勤保障问题。为此,1999年-2002年
,国务院连续四年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也正因为这四次会议,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迅速提高了后勤保障能力,从而使得我们在学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没有因为后勤工作不到位二影响学校的办学和稳定。

  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各地方、各部门、各高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共同
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改革,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法,加快了后勤设施的建设进程。从1998年到2010
年,这12年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由359万人增加到今天的2356万人。学生的生活条件不但没有下降,还有明显的改善。全国生均住宿面积由6.48平方米增加到8.79平方米,生均食堂面积虽然没有增加,始终保持在1.26平方米的水平,但就餐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后勤服务的质量也有显著提高。我们现在进入学生食堂,就像食品一条街,想吃什么有什么。

  二是通过改革,剥离了后勤服务的经营职能,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项是成立了后勤服务实体,作为自主经营的实体,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新增的员工全部实行聘用制;另一项是将后勤项目交由社会企业,由社会企业来向学校提供服务。通过后勤服务经营职能的剥离,改变了后勤的劳动关系,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职工的关系,学校和职工的关系。目前后勤的员工80%以上实现了合同聘用制。聘用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这种劳动关系的建立,我们国家经历的25年的改革历程。正是有了这样一种新型劳动关系,我们的企业,我们的事业单位才充满了活力。我们不能简单从减轻学校负担来看待这个问题。应该看到,这项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符合国家的总体改革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高校后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和管理。所以说这项改革具有历史意义。

  三是通过改革,使市场机制在后勤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了加强,尊重了价值规律,尊重了市场规律,使后勤服务的专业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高。我们党经历了30年的探索,确立了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这是一条使中国由穷国、经济小国变成经济总量大国的道路,下一步就是由经济大国变成经济强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正是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才是我们有了今天的成就。高校后勤改革是市场
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市场取向的改革对高校的后勤管理来说,必须发挥两个作用:第一个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第二是政府要履行市场做不到的职能。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革命之后,市场由看不见的手变成了看得见的手:一支是用看不见的手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一支是用看得见的手来调控市场,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市场不是万能的。但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会使我们的服务更加专业化,更加集约化,更加提高效率。现在高校的物业管理,已经达到了社会同行业的中上水平;以学生食堂为主的连锁餐饮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有的已连锁达到200多个食堂,后勤保障专业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我们的运营成本,改善了服务质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食堂的社会化还促进了中国团体餐饮业的形成和发展。

  四是通过改革,建立了成本分担机制。为学校集中财力,投入教学科研创造了条件。如学生公寓由改革前基本不收费改成现在适当收费;学生食堂原来由学校承担的用工成本、水电成本等均已经进入了企业成本。政府一方面要提供公共服务,购买服务;另一方面要按照价值规律办事,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成本分担是国际通用手段,建立成本分担机制既是和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特点,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结构的协调发展。

  以上改革成果,最根本的是初步建立了“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高校后勤运行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幅度提高了后勤的保障效率和质量,从而为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更重要的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我们的后勤工作确实在其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到目前为止,这项改革还远未完成,后勤运行中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问题。

  后勤改革之初的目标是解决扩招后的后勤保障问题。因此后勤改革经历的起步阶段,就是筹措资金。尽管起步点是为了筹措资金,但是它带来的社会效益是促进了高校后勤适应市场经济。后勤改革的第二阶段的目标是提高后勤保障质量。要提高后勤保障质量,就会遇到制度设计、政策措施,以及政府职能上的问题。高校后勤改革走过了十年历程,回头看,成绩显著,但是面临的问题,也需要深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是食堂饭菜价格的问题,根本问题是制度设计和制度保障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公益性投入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后勤改革就是简单地把后勤推向市场,这个认识是不对的,起码是不全面的。全靠市场行不行,大家体会都非常深。“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提法非常好,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必须一手要放开市场,另一手要履行职责。把经营者引入校园是对的,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同时还必须提供相应的投入和优惠政策,这是政府和学校必须履行的职责,否则这部分负担将全部转嫁到学生身上,就会出现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

  目前政府和高校都存在着对后勤公益性投入难以保障的问题。就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所以在后勤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困难,有时候解决起来很费劲。如果在公益性投入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大概后勤的运行就会顺畅了。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机制,就是一方面用市场的手段引导资源的配置,另一方面用公共财政方式来购买公益性服务。政府要同时履行保障公益性投入和强化市场监管两种职能。

  从以上问题引出了我们对高校后勤改革的新思考。我们的目标就是建立或完善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高校后勤运行机制。说得再清楚一些就是要通过制度建设完善这个机制。这里所说的制度,不仅包括公益性投入和优惠政策,也包括保证市场良性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要实现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具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严格规范的管理,而目前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突出问题。学校出现的许多问题,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规范的管理。在完善规章制度方面,我们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任何大的改革都必然遇到很多问题,这很正常。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不是方向性问题,是属于发展中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尽快想办法解决。

  今年是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高校后勤改革不仅要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进行深入,也要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一篇叫“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其中包括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助学体系。我们不能把助学体系简单理解为助学金,助学的方式是多元化的,不仅仅是助学金。我们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措施是多元的,多项的,包括保证让孩子们获得必要的营养。现在公共财政把困难地区孩子的营养餐纳入了服务范围。孩子们的吃是公益性的,把营养餐纳入公共财政供给的范围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我们对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我们提出的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围绕建立“政府履行职责、市场提供服务,
学校自主选择,行业自律管理,部门依法监管。”的新型高效后勤保障体系开展工作。建立这个新型高效后勤保障体系,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一关键。要系统地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要重点抓好建立学生食堂规范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方面的制度建设工作。

  为此,今年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工作。其中主要有四项:
  一是召开高校食堂的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我们今天提
交大家了一个《关于进一步做好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四个方面21条,是为这个会议准备的。计划与相关部委联合印发。

  二是召开第二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组织“农校对接”活动就是政府履行职责,我非
常赞成。继续推进“农校对接”工作不仅是学生食堂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重大的民生工程。不但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食堂的采购价格,形成可追溯源头的食品安全体系,使学生受益,同时也能使农民受益,使全国广大消费者受益。

  三是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出台《关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我
们为本次会议提交的《关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三个方面16条,是为这次会议准备的。召开会议、出台文件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思路和要求。

  四是筹备成立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成立这个协会的目的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学校后勤行业
管理。要通过协会形成专业化的后勤行业管理队伍,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工作。这是实现改革思路必然需要的组织形式。否则,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就无法落实。目前筹备成立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的申请已经得到教育部的批准,正在报请民政部审批。

  我相信,通过今天这个座谈会,大家献计献策,一定能够为我们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
建立学生食堂规范管理长效运行机制提出好的思路、好的建议。

  谢谢各位!

  (内容整理自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